精装房市场触动家居行业神经 企业调整战略抢先机
建材行业或因此洗牌
建筑装修材料的主力客户群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装饰公司、零售客户悄然向地产开发商等行业客户转变。在精装房推行之前,生产商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给消费者;精装修房推广之后,生产商一方面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给个体消费者和装修公司,另一方面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单次购买量较大的房地产商等行业客户。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明智的建材商,无疑会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模式。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开发商更愿意跟一些大品牌的建材商合作,一些中小型装修建材企业的市场份额必然不断减少甚至被吞并。对于一些品牌建材商来说,除了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做强之外,建材的销售就应该及时做调整,采用与开发商联合的集约销售为主、零售为辅的模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看似平静的市场中,也是能出现激起所有人的兴奋点、并让行业掀起小涟漪的石子。从去年开始,精装房无疑是家居市场里最美丽、最具诱惑力的石子之一。当众多装饰公司开始关注精装房,并纷纷投入其中时,越来越多的建材商也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个领域有一些作为。
当然,面对越来越多的精装房,一些建材商也表现出了担心。
没人会拒绝精装房
“当然不会拒绝精装房了”,采访中,许多品牌的负责人都表示,不会拒绝精装房,如果开发商愿意跟自己合作,而且条件双方都可以接受,当然是不会拒绝的。“能开发出大客户,我们当然是愿意的,并且也有能力跟开发商合作”,圣象地板总经理汪燕表示,作为地板第一品牌,圣象当然也愿意跟一些大品牌开发商合作,一起把地板市场做大。而众多品牌,也都表示了类似的意愿。
目前,与装修企业一样,建材商们已看到了精装房的趋势,并开始关注这一市场的动向。同时,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与开发商合作,许多家装建材企业都开始想办法应对精装房所带来的行业调整。名木屋总经理刘明认为,地产商不同于普通客户,他们更要求品牌的知名度、诚信度,并且更要求企业的综合素质。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除了做强、做大品牌外,还应对自己的产能、规模、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争取进入开发商的“视线”,谁先抓住这个市场,谁就可能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许多建材商纷纷调整经营模式。一些品牌涂料、地板企业,甚至已经在计划成立专门的大客户服务部,负责从前期的业务接访,到后期的售后服务等全程销售服务。业内人士透露,此类计划,最快在春节之后就可以成为现实,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满足开发商的要求,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中能得到开发商的青睐。由于开发商在精装房的建材采购上是批量采购,这就给建材商带来很大的商机。得到市场认可的建材品牌,更容易得到开发商的垂青。
卖场也开始关注精装房
不止建材商看到了精装房带来的机会,连昆明一些大卖场,也已关注精装房,并且开始与地产商有接触,希望能在这一方面继续合作。
从2009年开始,得胜家居在金色俊园开了得胜家居世博店,用这种方式开始跟地产商和楼盘的合作。得胜家居总经理张程表示,他们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地产市场的动向,自然也注意到了越来越多的精装房出现,这对家居行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也给了卖场不小的挑战,如果有一天,大多数业主都住上了精装房,他们可能会更多的在卖场内买家具,而不是建材了。这时候,卖场就必须调整,也要面对地产商这样的大客户。得胜家居一直都希望能与更多的地产商,特别是品质地产商合作,打通地产行业的上下游,毕竟作为本土大卖场,得胜家居具有整合众多建材品牌与经销商的能力。
以做家具为主的亿美居,同样也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每一年,亿美居都会有两场针对某个社区业主的闭店团购会,其中大多是新交房小区的业主,折扣会非常低。而此举动,亿美居董事长梁子宇表示,这也是家具企业与地产项目合作的一种模式。今后,当众多楼盘都变成精装房的时候,业主自然更希望通过家具之间的细微差别,来体现家居的个性。而针对不同楼盘举办团购,会根据楼盘里不同的户型,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自然会更专业一些,也为业主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品牌建材将更有优势
面对精装房市场,众多建材商表示,肯定是有一定实力与知名度的品牌建材,更容易受到建材商的关注,也更容易进入精装房领域。
记者了解到,在精装房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大多数开发商会选择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尤其是橱柜、木地板、瓷砖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家装材料。对家装建材企业而言,由于精装房所用建材的品牌集中度更高,这将会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实际上,建材行业正在经历着严酷的“洗牌”调整。之后,品牌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随着装修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开发商对装饰建材产品品质和企业品牌越来越重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精装修楼盘,开发商通常用集团招标采购的方式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达成协议,以保障装修用料的质量。而供货厂商也会派出专业的施工队伍进驻小区,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满足业主们的需求。而今的精装房早已不单是销售的一种附加产品,而是在置业者心中树立公司口碑与形象的有效途径。对市民而言,购买精装房不是单纯的置业,更是选择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高品质的精装质量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会在置业者心中树立起高标的行业地位,这种消费者的认可度对开发商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同时,精装房推广政策一出,精装房的材料供应基本上会针对厂家进行品牌招标,无疑让以分销和零售为主要经营形态的建材市场受到影响,对材料商的品牌知名度、生产能力、交付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材料商的实力是一种考验。品牌材料商的产品档次、顾客认可度、专业性优势将更加凸显。
但是,对一些本地建材品牌来说,也将会是一个大机遇。刘明告诉记者,相对于一般的省外品牌的经销商来说,在昆明本地拥有厂家的经销商,无疑可以让开发商更放心,同时,本地的厂商,还可以根据开发商的需求,量身为其定做一些产品,这也无疑是省外品牌不太容易做到的。而在施工方面,自己生产、自己施工,拥有多名技术工人和安装师傅,可以大面积同时开工,这也是大品牌建材的优势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