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霭潮:感悟生活是设计的关键
设计 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记者:你从何时开始从事设计事业?
卢霭潮:挺长的一段时间。小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设计,但那时很喜欢美术,很喜欢画画,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画画一直持续到了高中。应该说有一段渊源就是参加美术比赛获奖,从此也就开始喜欢上了。
记者:你是在广州美术学院读书吗?
卢霭潮:是的,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到这个专业,因为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有好几个可以选的,广告、装璜还有环境艺术,我当时一直想要学习环境艺术,后来发现空间设计也很有趣,它改变了我的一些思维方式。在还没有读设计之前,自己的反映有一点缓慢的,但是读完之后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试着突破常规,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一些问题。
记者:目前你所从事的主要是哪一块的设计,家装、公装还是其他方面?
卢霭潮: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做公装。可能我的运气比较好,一毕业之后就做酒店,还做一些楼盘的规划设计,所以慢慢有一些积累。后来发现原来设计不单单是设计,它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05年,接触杨哲天这样颇具大师风范的人,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很喜欢他?
卢霭潮:很喜欢他,那时候有点追星,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够成为他那种级别的大师。
记者:你最欣赏他的哪一点?
卢霭潮:他设计里面有很多细节,还有他对生活的一些追求。他的很多设计都是源自于生活的启发。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例如三年之后要成为什么样子,五年之后成为什么样子,一步步走过来,基本上都如自己所愿了。
感悟生活是设计的关键
记者:这种对于细节的考量会对你的设计产生影响吗?
卢霭潮:现在会有一种职业病吧。就是我现在逛街的时候,无论是去什么地方逛街都会看,以前不会的,以前会注重别人的一些细节,很多设计师都会做到一点吧,就是看到好的东西你就停下来了,拿手机拍下来。不仅仅是这一些东西,可能慢慢是服装也好,或者一些其他的一些食物的产品也好,就会很用心留意这些小细节,自己慢慢去体会,这是一种。再一个可能是生活。
记者:感悟生活?
卢霭潮:对,感悟生活是十分关键的,我有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活在自己的工作里面的。
记者:就是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卢霭潮:当时在忙项目,基本上可以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工作里面,三分之一的时间留给睡觉吃饭。而应酬什么的,基本上都不沾边了。那时候我们朋友说我是一个有工作没生活的人,单调的生活让我的设计作品缺乏了灵性。
记者:对,不是说设计师要经常去外面走走看看,多感悟一下。
卢霭潮:现在自己创办公司之后才发现原来的生活圈是丰富多姿多彩的,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时候,一个设计师你不可能只做一两个项目,后续的东西你要跟进。现在从中也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慢慢学会生活了。就是因为你学会生活之后,然后你才能从生活里面提取到一些你自己亲身体会的东西,并把这个东西用到设计里面。
开办公司正是基于对原创设计的喜爱
记者:现在公司有多少个人?
卢霭潮:现在有五六个人,因为现在我们只做设计,就是其他的我们都不管。我们现在基本上大部分是量身订作的,就是客户找到我们,从硬装到软装到整个开工之后后续的工作我们都在跟。
记者:做工程不是更好一点吗?
卢霭潮:可以说利润空间更大一点。
记者:对。
卢霭潮:但是我们不想,因为做工程的话,很多公司其实设计一个工程的话,如果做得好它是很完美的,但是很多时候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因为这个必须怎么说,大型的公司才能够衔接的很好的,如果不是大型的公司,它中间始终存在矛盾。会三方矛盾,就是说工程和设计会存在矛盾,到时候就是说工程跟甲方那一块也有矛盾。有时候很难处理,我开办这个公司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我的梦想就是做原创设计。之前也是在效仿大师的一些东西,现在就是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想做出属于自己的一套风格。现在毕竟还年轻,就是因为年轻所以更应该去做,在设计圈内,做一些能够引领潮流的东西出来。
记者:那么就是说你们做设计不做施工的话,一个项目做多久?
卢霭潮: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做设计的话,可能估计在一个月左右,大型项目可能不止了,像一些商场酒店,大型的渠道三四千方的那种,一般一千方以内的基本上在一个月内可以完全搞定。
记者:现在公司做哪一块?
卢霭潮:我公司这一块主要是说现在做的比较多就是会所还有一些餐厅,以及咖啡厅、别墅设计等等。
记者:我采访了很多设计师,有的不愿意做家装,觉得就是因为磨嘴皮的过程很琐碎。
卢霭潮:再一个过程之中你跟进的时候也很繁琐,大大小小的事情它都要你设计师跟进的,所以很麻烦,公装的话比较快捷一点,因为客户他没有办法,因为它有一个时间限制,就算你不急客户也急的。
记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项目,让人容易记住它?
卢霭潮:你说到重点的,就是说你要想让人家记住这个项目的话,其实无非整个设计,如果说板房可能他们卖掉了,是其一。第二个的话我个人觉得突破常规,利用一些不常规的一些东西去突破它。比如说像天花、正儿八经就是吊灯什么的,然后我的背景就是一定要左右对称什么的,就是这些东西,其实我们现在做的,刚刚做的一个硬板房,其实也是想突破常规,就是把它的一些正儿八经那种办公室的功能给去除掉,用一种非正式的那种感觉去突破它,这是一种想法,第二的话可能是材质上,就是材料应该去突破它,因为现在所用的材质可能都很常见了,就大理石还有一些墙纸,这是很常有的材料我觉得都不可以,如果你要做很到位的话,可以用一些新型的墙纸,或者你可以用一些原生态的一些材料,因为原生态的材料是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整个国际上都已经在提倡这一块,就是用原生态的一些材料去做这个设计。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点上可以做一个突破口。
记者:就是材料和想法。
卢霭潮:对,就是不是那种很常规的想法。你用常规的想法去想,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想得到,那么这样的话你就没有特色,虽然说是好说,但是我觉得做的话可能有点难度了。
记者:还是会有很多的项目按常规的走,特殊的比较少一点是吧。
卢霭潮:对,没错。所以我在想这一块的话就是跟自身的经验,跟自身的阅历,还有跟自身的认知有关系的。你要去突破这个常规怎么去突破,你脑子就要想,先把以前常规的东西给去除掉,这个空间就是完完全全你就不懂的,你就没有接触过的,重新来去布置的话我觉得可能来得更快一点,这种灵感,就是这样子。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设计职业病”患者
记者:那你想过自己的家里要怎样布置吗?
卢霭潮:我现在还没有,如果我有的话也有自己的想法。
记者:你有没有一个规划,想要一个怎样的家?
卢霭潮:这个有想过,就是如果空间小的话,就尽量多变一点,类似于《宝贝计划》那部电影里的空间设计,就挺有借鉴价值的。
记者:我只注意到那个可爱的宝宝了。
卢霭潮:这个没有办法我们是职业病。
记者:对,你们会有这种职业病。
卢霭潮:因为看到那个东西之后,我会自己画一个平面图出来,因为它的空间感是很强的。特别是他们进到房间打斗的那个场面,好像一面衣柜,就可以隔开两个空间,然后拖回去的时候又变成另外一种空间了,很奇怪,就是为什么这么小的空间里面,就能突然间变换出这么多的具备实用功能的空间。后来我就自己画了一张图,我说原来是这样子,也有研究过,其实这种空间挺好的。那么有机会的话我会往这方面考虑去想。
记者:那你来我们网易大厦有没有职业病,看看我们网易大厦有什么感受吗?
卢霭潮:怎么说呢,挺宽敞的感觉,再一个可能我找不到北。
记者:就有点迷失方向的感觉是吧。
卢霭潮:对,还是找不到北,因为一些线条东西挺多的。
记者:对,特别多,你看这玻璃上也是,用的外面的木的也是,地上也有很多。
卢霭潮:对,但是你们都是用你们网易的一些主色调,很吸引眼球。
记者:那就是你自己平时做设计的话,你有没有自己一个比较惯用的风格,或者你自己比较喜欢哪种风格?
卢霭潮:有。就是慢慢形成了现在,以前还没有,现在慢慢觉得好东西,因为有好的案例就是展示出来了。
钟爱现代简约风格,它给浮躁的城市带来一丝安宁
记者: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设计风格?
卢霭潮:现代。
记者:现代简约的那种。
卢霭潮:对,因为它给人感觉很清新,跟港澳台的那些朋友接触太多了,因为他们也是很注重这些设计,不会像06、07年那会儿,很多人都在研究欧式元素的东西。但是我那会儿觉得,我们对欧洲那边的元素了解的不够齐全,做欧式风格的设计,可能很多东西你会不到位。
记者:就是把自己以为的欧式的元素罗列到一起?
卢霭潮:对,没错。因为我们在学校以前读的书里面,光是一些欧式的资料就有很多的,你要读读不完的。光是一个风格就够你看的了,它包括一些线条它都是有讲究的。所以你想把欧式做到很到位,其实有点难度。所以你这样的话,还不如去研究一些现代的还有中式的,因为我觉得可能这样会更加更快一点。
记者:你喜欢中式吗?
卢霭潮:一点点。
记者:会不会觉得中式很沉闷。
卢霭潮:其实中式如果说运用的好的话不会很沉闷,这个要看自己怎么去运用了。比如很干净的白墙,搭配一些有品味的中式家饰,看上去就很舒服清新。
记者:你就是喜欢现代简约的?
卢霭潮:对,简约,清淡一点的。因为毕竟在这个城市里面人是比较烦燥的,如果你是做家具的话,把这种生活方式带给他们,可能更加合适一点,其实做设计更多的是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