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继军、张灿:设计师的远方即是当下

06-12发表

▲腾讯家居年度设计时尚盛典·金腾奖 启动仪式

 

4月12日,2018腾讯家居年度设计时尚盛典·金腾奖落地成都,全国启动仪式暨西南赛区宣讲,特约奥普等品牌及数百位当地设计师齐聚一堂,助力金腾奖再度起航。

 

▲2018腾讯家居年度设计时尚盛典·金腾奖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珝、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丽亲临现场,伦敦四季酒店Mei Ume餐厅设计师伍仲匡,西南地区设计中坚力量张灿、毛继军,《欢乐颂》安迪办公室设计者、“最火地产设计师”黄全,齐聚成都。

 

▲(左一)张灿,(右一)毛继军

 

活动现场,张灿、毛继军联袂登台,带来题为《摆·设计看西南》的精彩分享。

 

以下为毛继军、张灿精彩演讲摘录

毛继军

2018金腾奖特邀导师

成都璞石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毛继军设计作品

每天生活的地方,这些时光并不会全部消逝,会随着生长成为身体里的一种营养,通过设计项目表达出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设计的“在地”是因势造物落在当地,扎根土壤是“此时此地的存在”;只有将根深深扎进土壤才能开枝生长,郁郁葱葱。

 

▲2018金腾奖特邀导师 毛继军

 

数以千计的中国设计师已经把米兰占领了,并不断在全世界游走,其实我觉得中国的设计非常的蒸蒸日上,“往外看”这个动作做的非常好,这是寻找世界与自己的一个途径。

 

但做了20多年设计以后,我们发现设计是脱离不了脚下这块土地的,它会深深在你身体里扎根。成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举例来说太古里为什么受到欢迎?

 

它是全亚洲最成功的商业地产,因为它既是成都的,也是世界的,它做到了在地与生长最佳商业诠释,它不是仿古的建筑也不是面向过去的建筑,它扎根成都,研究了成都的街区、人用这样的尺度做出了面向未来的建筑。

 

致敬在更大城市生活的建筑师,感谢建筑师在我们脚下故乡的土地留下了和当地契合度如此之高的,有温情感的建筑。他没有表达设计师的某种形式主义,而是尊重了在地表达了建筑。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刘家琨作品

 

家琨老师十几年前设计的一个根植于成都的设计,在府南河边,它没有选择民居的形式,没有明确的语言和设计形式,而是选择了三块石头放在河边,因为设计师认为展品的内容是需要超越日常的,具有精神性的。

 

 

在三块清水混泥土的石头中加入了一种灰,为了适应成都地区的天气颜色,设计师将混凝土的颜色做了一些改变,改变之后,看上去更加的润泽、更加的轻。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刘家琨作品

 

这个地方,我去过五次,这就是成都,十几年后的现在,我依然觉得它挺拔在那里,不管它的脸上有没有皱纹,我依然觉得它很美。而大部分的美是有时间限制的,或者是被保鲜膜包裹着,“在地与生长”很深刻的说明了, 当你与“在地”发生关系时,它会产生怎样的美。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刘家琨作品

 

故园漶漫时,礼失而求诸野,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向上伸展的繁植正是源于向下扎根的沉默力量。

 

▲岁月时光机-毛继军作品

 

生长的力量,我们是听不见的,就像少年时生长骨骼发出的声音是悄无声息却在茁壮生长,也正如年轻代设计师们的成长。

我们不可逆转的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越来越慌张,在在地与生长的逻辑了解下之后,我们依然以西南的角度来说明平常与容纳。

 

“平常”是设计师的一种姿态,西南不是中心,不是北京、上海,它没有香港的国际化,它也没有上海的时尚,但西南却有一种平常的设计,一种温和的姿态。

 

这里的“平常”不是指消灭了烟火气的干净,而是有着“活在其中”感觉的人的空间,东西放放,桌椅七扭八歪也可。这是成都、重庆带给我们的感觉,在西南出现的设计师,他们做出的设计让人放松,他们的设计娓娓道来,非常迷人。

 

▲坎达拉马遗产酒店-巴瓦作品

 

每年有数以千计的设计师去斯里兰卡的小岛,去瞻仰设计大师巴瓦的作品。在他的笔下修正了现代主义的冷漠与工业化,在在地的原则上加入了平常的一种温情,产生了一张更恒久更深入人心的美感。

 

它和成都的这块土地和当下设计的发展有某种前瞻性的先知作用。这样一位先行者走在了前面,他告诉了我们可以通过对现代主义的修正,形成你自己的想法。

 

坎达拉马遗产酒店门口的石头,它具有一种荒原的美感。如此设计理念的产生竟是在四五十年前,这中国现在所需的设计方向是有潜在意义的。

 

▲卢努甘卡庄园-巴瓦作品 

 

大师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去思考在西南这块土地上,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来表达从自身长出的一种美感,平常与容纳是这块土地带我们最直观的感觉或者说是记录我们几十年的一种气息,成都就是这样的。

 

成都是一个非常平常、容纳的城市,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我们觉得舒服、安逸,它让我们觉得可以为了压力而生活。

 

王澍说,中国建筑师学习西方建筑的时候,也包括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时候,所设计的建筑都是没有内部的,外部的场所也没有,它只是一个物体,内部尤其难:有房间没有空间,有空间没有场所。

 

翻开中国的设计杂志,满眼看起来非常费力的设计。设计太多太费力的空间,能够容纳最多的东西就只剩技巧了,或者说是我们自身认知的专业技能,束缚了我们自己。

 

张灿

2018金腾奖特邀导师

四川创视达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灿设计作品

锚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是职业生涯还是我们的设计生涯,从一开始我们到一个城市或者在设计圈开始站住脚,这是第一步。但是当我们真正需要去做设计思考的时候,我们需要锚固这片土地,不只限于成都或者是某个地域,可能是各个地域。 

 

▲2018金腾奖特邀导师 张灿

 

在做设计分析时对一个场域的分析也叫一个锚固,所有的设计都不能凭空生长。想要知道一座山的美,你必须要用双脚去丈量这座山;想要俯视那弯弯扭扭的路,你必须要转动身体回头望望。回望,总不那么容易,却是让人能看清很多,包括自己。

 

 

偏于西南一隅的此地,拥有美好而浑然天成的“容纳”气质,本质赋形。我们于此立足生根,汲取养分生长出可向上向外观看的枝干。

 

找到生活与精神的本体,锚固其中带着时间的痕迹渗透刻入。再贴近一点刻入生活,刻入身体,始终接着地气,这样才会坚实,不疏离在自然流变中生长,飞翔。

 

 

最后,借用毛继军老师的话来总结

“当你与’在地’发生关系时,

不论是往后几十年后的回顾,它依然是美丽的”

 

编辑/撰文:酷家乐大学

特别鸣谢:奥普青年设计师成长计划组委会

转载需获得奥普青年成长计划组委会和酷家乐授权,并注明出处。

 

 // 更多精彩内容 // 

扫描上方二维码识别,立即关注 

 

 

 

 

 

 

 



 

酷大师向您推荐

升级为优质设计师1对1服务

资深室内设计师在线提供1对1户型设计服务,酷家乐认证品质有保障。全程为您解答空间布局、施工工艺、建材采购、软装搭配等问题。

去找设计师

评论(4)

发表评论

不如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布
本帖来自
设计交流

共7343个帖子

帖子标签:

帮助中心

    图片标签

    x

    自定义标签

    标签历史:

    图片描述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不通过 更新描述 通 过 推 荐